"仰首望蟾光, 无踪亦无影"出自哪里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9 21:01:44
请问有人知道吗?????

福州(朱根娣)2003年9月15日电:“‘月是故乡明’,对于远离故土的游子,尤其是旅居异国他乡的华侨、华人,更有深沉的感触。每逢中秋明月之夜,总是勾起他们无限的乡愁……”
  2003年9月9日晚,在“月是故乡明——侨友中秋网上行”活动的主会场上,原《福建日报》主任编辑李彬推荐其父老华侨李淡的《中秋咏月》时,如是说。
  李淡,原名李兹淡,字明我。旅菲爱国华侨,精通文史,酷爱诗词。祖籍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洋厝村。生于1905年10月17日,卒于1968年9月28日。

  李彬在朗诵其父诗作
  (郭丽娜\图)
  李彬说,我自1949年从菲律宾回国参加革命,在祖国观赏了50多回的中秋明月。然而,我自觉不如身居吕宋的家父李淡,对于中秋明月更能激发出满怀乡情。家父李淡在菲律宾曾任华侨中学校长,被誉为华侨教育家,他精通古诗文,对祖国与故乡十分热爱。因此,一到中秋节,尽管菲律宾常是时雨蒙蒙,浓雾蔽日,难见明月。他还是挥毫题写中秋咏月之诗,并刊登于华文报刊上。然而,在中菲建交前夕,他唯独一首“故国中秋夜”之诗,未敢在当地华文报刊披露,而是要寄给我看,让我理解他怀乡思归之情怀。
  李彬表示,推荐这首家父遗诗,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老一辈华侨在中秋的故乡明月亮之夜的心情。
  李彬当场朗诵了其父当年寄给她的诗作:
  中秋赏月,遥念长女冰凌,诗以寄之
  (一)
  故国中秋夜, 蟾光分外明。
  南洋十余载, 难赏一宵清。
  细雨蒙琼阙, 浓云蔽玉京。
  嫦娥出复还, 似诉无限情:
  “深守广寒内, 时思海上生
  逸兴无由发, 空渚谁纵横?”
  节称西南侯, 风从东北迎。
  自然亦忤俗, 莫怪世难平。
  天阴人不爽, 夜黑鼠穿营。
  何当归去也, 折桂月中行。
  (二)
  佳节异乡过, 娱乐随环境。
  群儿呼六么, 争夺状元饼。
  仰首望蟾光, 无踪亦无影。
  窗间细雨声, 洗杀中秋景。
  举国挹清耀, 华侨梦未醒。
  我饮不醉沉, 盈亏早心领。
  待破碧云来,